2020年8月23日星期日

辨析《史记》中的“黄帝”和“炎帝”——炎黄子孙的称号起源

Print Friendly and PDF

首发: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    2020823  

 

辨析《史记》中的“黄帝”和“炎帝”

——炎黄子孙的称号起源

作者:单传航

 

   谈论中国上古历史,人们常提到“三皇五帝”和“五帝三王”,以及“四帝”的说法。本文的探讨重点,在于黄帝和炎帝之间的关系,以及“四帝”的含义。本文从人类学的种族和民族之视角,检索古代官方史籍,探讨中国的起源,并采用文本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论。

 

一、简介“三皇五帝三王”

“三皇”通常是指“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神农氏的继任者是黄帝。

根据司马谈和其子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第一》,“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帝,国号分别为“有熊、高阳、高辛、陶唐、有虞”。由于黄帝“姓公孙,名曰轩辕”,“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也就是说,这五帝都姓“公孙”。

“三王”则是指夏商周三朝的起始国王。

根据《史记·夏本纪第二》,作为三王之首的禹帝,创立夏朝,简称“夏禹”,改姓“姒”,名文命”,且是“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可见夏禹的父亲并非帝王。

根据《史记·殷本纪第三》,创立殷朝的契帝,简称“殷契”,是喾帝的儿子,姓“子”,定都于“商”,因此也称商朝,他的后代商武王“汤”,灭了夏朝。

根据《史记·周本纪第四》,创立周朝的弃帝,也是喾帝的儿子,改姓为“姬”,称号“后稷”。后代周武王“发”,灭了商朝。

根据《史记·秦本纪第五》,秦国的庄襄王灭了周朝。“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舜赐姓嬴氏”。也就是说,秦国的创立者是颛顼帝的后裔,舜帝赐其姓“嬴”,秦朝中国的创立者“嬴政”,号称秦始皇。

司马谈作为汉武帝的太史令,开创纪传通史的《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属于系统史学,与犹太人的《圣经》文体类似,最后由他的儿子司马迁继续完成撰写。

司马谈在《五帝本纪第一》的结尾,说明了学者们谈论“五帝”由来已久,但是民间和学界,诸子百家,都没有严谨清晰的解释,即使儒家的《春秋》和《国语》,首先提出“五帝之德”,也缺乏深刻思考,道听途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因此,司马谈决定考证诸子百家,“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阐明了“五帝三王”。注意,司马谈父子崇尚黄老之道,并不欣赏孔孟儒家之说。

作为太史令司马谈,学问深厚,擅于抽象总结,叙述清晰条理,精通先秦学说,通晓天文地地理,继承孔子的《春秋》,成为中国史学的奠基人。在《史记》的最后一篇《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司马谈说明,当时的学者们对先秦学说普遍“不达其意而师悖”,令人遗憾,于是就开创性地将诸子百家总结归类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德”这六家学说体系,并归纳阐述每家的核心思想,总称《论六家要旨》,简明扼要。由此可见太史公的治学能力高超,所以才获得汉武帝的赏识提拔,负责修史,并掌管天文历法。

《史记·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明确说明中国历史,最早应当追朔到黄帝,即“自黄帝始”。在本文下面的论述探讨中,可以说明司马谈将黄帝作为中国官方历史的开端性代表,是合理的。

 

二、探讨“四帝”的含义:四色帝

五帝之首的黄帝,其中的“黄”字,意思是“黄色”,这是古今学者的一致共识。问题在于,其他后继的四帝,为何没有这种颜色称谓的名号?古代学者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注释说:“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这里提到三皇之末的神农氏,称为炎帝,对应“火”色,如同黄帝对应“土”色称为黄帝。这里的土色,无疑是指关中渭河地区黄土高原的黄土色。

然而,如果按照司马贞的注解,将神农氏视为炎帝,就会出现一个矛盾。

《史记》在此说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这里的表达清楚,神农氏衰弱,不能征战,诸侯趁机内乱,于是,黄帝公孙轩辕挺身而出,武力征服,诸侯归服,只剩下蚩尤无法降伏。

接着,“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然后公孙轩辕“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经过三次交战,公孙轩辕击败炎帝。之后,公孙轩辕率领诸侯的军队,“遂禽杀蚩尤”。于是,公孙轩辕的威信空前提高,诸侯推举他王,代替神农氏,称为黄帝,即“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注意,与炎帝交战得胜后,轩辕才称为黄帝。

由上述《史记》的记载可知,炎帝并非神农氏,因为神农氏不能征战,估计是因为年老,所以才诸侯叛乱,黄帝替其征战平息,而这里的炎帝与黄帝三次征战才分出胜负,显然也不是神农氏。公孙轩辕通过为国征讨,证明了实力,所以得到诸侯的推举,接替了神农氏的王位,并非与神农氏征战。由此可见,司马贞的注释确实与《史记》的叙述矛盾,不可取。

那么,这里的炎帝,如果不是神农氏,那会是谁呢?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明白“四帝”的含义。

班固的《汉书·郊祀志第五上》记曰:“汉兴,高祖初起,杀大蛇,有物曰:‘蛇,白帝子,而杀者赤帝子也。’”汉高祖刘邦斩杀白蛇,有人解读为刘邦乃是赤帝的儿子,所斩白蛇乃是白帝的儿子。

公元前205年,汉高祖二年,刘邦东出关中讨伐项羽,大败而归,返回关中。同样根据《汉书·郊祀志第五上》,刘邦入关后询问手下:“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刘邦在此想知道,秦朝的上帝祠中,祭拜的上帝是谁?手下回答说:“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刘邦反问:“吾闻天有五帝,而四,何也?”手下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刘邦突然明白了,说:“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于是,刘邦将自己名列第五帝,即黑帝,并设立黑帝祠。

根据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汉高祖时代,人们并不清楚四帝与五帝之间的区别。当时人们说的四帝,是指代表四种颜色的帝,而人们说的五帝,当是指黄帝及其之后的四帝,合称五帝。《史记》经过考证,将五帝解释得十分清楚,却忽略四种颜色为名称的四帝。《史记》为什么回避解释四色帝,原因不详。同时,《史记》也回避黄帝中的“黄色”含义,只是作为称号简化处理。

《史记》之后,关于五帝是谁,学者们仍然持不同意见。例如,注解《史记》的南朝学者裴骃、唐朝学者司马贞和张守节,主要持守两种观点:第一种与《史记》相同,“以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第二种则认为“伏牺、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为五帝”。唐朝学者颜师古,注解《汉书·武帝纪第六》也采用第二种观点,“五帝,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也。三王,夏、殷、周也。”

尽管有争议,多数学者还是同意,黄帝是五帝之首,黄是指黄色。“有土德之瑞,土色黄,故称黄帝,犹神农火德王而称炎帝然也。”这里,正如前面提到,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认为炎帝是指神农氏,无疑是误解。

综合而言,《史记》的五帝之说最为严谨可信,并通过记叙的方式区分了黄帝和炎帝,而且炎帝并非神农氏。问题在于,司马谈父子、班固以及后世学者们,对于四色帝的指称,普遍沉默,或蜻蜓点水,不作全面分解。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困境,主要是因为对于四帝的颜色理解,缺乏具体确切的线索和坐标。


三、试论“四色帝”的具体指代以及与先秦中国的关系

通过上述的考证可知,汉朝初期的“四帝”,是指“黄、白、赤、青”四种颜色的帝王。本文试图论证,如果从人种的颜色角度考虑,“四色帝”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注解《史记》和《汉书》的颜师古,比较重视对人种特征的描述,与当代人类考古学的相关发现吻合。

根据古籍资料和当代考古人类学的发现,先秦时期中国周边的民族,有多种肤色,属于不同的人种。《春秋》记载的“狄人”,主要分布在陇西地区、黄河以北和以东、山西、河北地区,分为北狄、长狄、赤狄、白狄,他们都属于白种人。其中,赤狄即古代中亚的斯基泰人,如今划分为地中海人种。狄人的体质特征是身体皮肤白,脸色发红,鼻子高大,眼窝深陷,褐色或黑色的头发和眼睛。

汉史记载的河西走廊的月氏人,就属于斯基泰狄人。根据颜师古的《史记·大宛列传》注解,“人民赤白色,便习弓马”。而且,斯基泰狄人的其它特征,正如《史记•大宛列传》描述:“自大宛以西至安息,国虽颇异言,然大同俗,相知言。其人皆深眼,多须髯,……” 李延寿的《北史•西域》说明,康居“人皆深目、高鼻、多髯”。这些都是斯基泰—地中海人种的体质人类特征。汉武帝时期,祁连山区的西羌人即西藏人的祖先,开始与小月氏人混居混血,形成了如今藏人当中一些白皮肤特征的人群。

作为塔里木盆地和葱岭以西的大夏地区,最早的原住民则属于《春秋》中的白狄,即古代中亚的吐火罗人,或称萨尔玛特人,可简称萨特人、夏特人或夏人,特征是更加白的皮肤,金发或红色,蓝眼或绿睛;应当归类为雅利安人种。唐朝颜师古注解的《汉书·西域传下》,原籍敦煌祁连地区的乌孙人,到了唐朝“今之胡人青眼、赤须,状类弥猴者,本其种也。”,这些特征明显属于夏人。唐朝的记载,特别是唐玄奘游记,也说明塔里木盆地的喀什地区和塔什库尔干地区,当地人们的“眼睛碧绿”。宋朝使者王延德,到达高昌回鹘王国,也专门指出北庭地区的人们肤色白皙。

汉武帝的“凿空”西域使者张骞,他所出访的阿姆河南岸地区的大夏王国,在西方历史中称为巴克特里亚王国。我将当时的阿姆河北岸直到锡尔河之间,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兴都库什山脉南侧——印度河及其上游支流以西的地区,统称为大夏文明共同体。大月氏人越过阿姆河南下占领大夏的首都后,大夏王国将首都迁移到兴都库什山脉南侧与俾路支高原之间的狭长谷地,今阿富汗的喀布尔平原。

作为塔里木盆地的大夏文明,一直持续到维吾尔人的祖先,即唐史所称的回纥或回鹘人,于公841年的西迁入侵。大夏文明是亚历山大国王将希腊文明移植到东方后,经过许多世纪的发展和地方化,而形成的辉煌文明生态。后来,这种文明被维吾尔人和突厥人所消灭,主要是通过与原住民女子长期系统性的混血以及后来伊斯兰教的武力传播,正如突厥人在东罗马帝国境内的做法,历史中土耳其人对希腊人和亚美尼亚人的种族同化灭绝手段,同出一辙。

中国学者对于塔里木地区早期原住民的种族考证,文本考证的最早代表是现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西胡考》,而科学考证的最早代表,则是当代杰出的体质人类学家韩康信,他对新疆地区大量头骨进行了科学检测分析。两者得出的结论,都说明这个地区原住民的白种人特征。

根据上述考证,本文建议不妨这样理解:秦汉时期谈论的对应“四帝”的四种颜色,是指人的不同肤色,尤其是面色。作为五帝之首的黄帝,肤色发黄,面颜土色,此乃秦汉人的特点。白帝则是白狄之王,他们的肤色和面色最白,汉朝东面的白狄和长狄以及西域的吐火罗夏人乃是其后裔。赤帝,也称火帝、炎帝,即赤狄之王,他们的皮肤很白,脸色炎红,例如秦汉时期河西走廊的月氏人,太行山两侧的狄人,乃是他们的后裔。最后,青帝,乃西羌之王,即西藏人,他们的肤色偏黑,脸色青暗,即青面。

因此,这里的四帝,乃是当时统治着四种不同肤色和面色的民族国家,他们与先后统治中国的五帝,并非一回事。当然,黄帝既是中国的五帝之首,也是四色帝之一。换而言之,五帝是中国的国内继任帝王们,跨越多个时代,而四帝则是国际帝王,同时并存,直到唐宋时期。

当时南方的蜀越南夷之人,属于深棕色皮肤,堪称第五颜色,并未形成强大的国家军事势力,而且由于茫茫秦岭的天然阻隔,他们与中国的接触较少,与西羌(西藏)、身毒(印度)以及一些遥远的西南夷国家之间的交流反而较多。总之,由于黄帝统治的地区主要位于渭河流域盆地平原,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围绕着不同肤色和面色的种族外国,秦人汉人的祖先居中,所以称为中国十分合适。

秦汉的祖先黄帝所统治的中国,位于后来的早期秦国地区,主要沿着东西流向的谓河中下游地区,以及渭河的多条支流包括泾河等流域,即黄河中游西侧的狭长盆地平原——八百里秦川流域,天然资源丰富,与周边东、西、北三个方向的其它三种面色的民族国家,形成四大军事势力;当时匈奴人尚未崛起。

后来,出于战略防御的需要,早期的秦国在四个角落方向的边境山区,修建了关口要塞,即东函谷、西散关、南武关、北萧关,而关内的盆地,即关中平原——时已包括黄河东岸的部分地区,即渭河—黄河盆地平原,乃是这四个关口要塞所把守的早期中国领土,也被誉为“千里之沃野”。

至于黄帝和炎帝之间的战争,可以理解为土面黄色人种的中国与赤面白种人狄国之间的战争,最后黄帝获胜,一统渭河盆地八百里平原,诸侯归附。黄帝统治的中国,与周围其它三种面色的国家之间,发生战争,乃正常现象。汉朝时期,赤狄的部落国家,尤其是陇西的狄人,与中国的关系良好,面对共同的敌人匈奴。许多著名的将领,尤其是公孙姓氏,多是来自陇西,包括著名的李广家族,籍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地区,也可能是狄汉混血的后代。

秦汉皇室和王侯的美人妃子,多是来自北方边境地区,狄汉混血的可能性较大。例如,汉武帝年轻时候所娶的卫子夫皇后,来自山西地区,而汉武帝老年所娶的钩弋赵夫人则是河北地区,而且后者生下的汉昭帝刘弗陵,根据《汉书·外戚传上》,身高“长八尺二寸”89厘米,长狄的混血身高特征,实难否认。如果能够对秦汉皇室的遗骨进行基因鉴定,就可能证明本文的这一命题观点。

作为五帝之首的黄帝公孙轩辕,是中国人的国王,本身并非狄人,而是秦汉人的祖先。当然这并不妨碍,黄帝的第一位正妃妻子皇后嫘祖,乃西陵国之女,当是狄人女子,更具体一些,是赤狄女子。汉人与狄人的通婚传统,自从黄帝开始,直到秦汉,由来已久。许多来自陇西和太行山两侧的狄人,在秦汉中国效力,颇为常见,乃是春秋战国之遗传。

 

结束语

总之,炎帝代表白种的赤狄民族,黄帝代表黄种的中国人。因此,由于黄帝的正妻是赤狄,或称为炎狄,火狄,所以黄帝的继承者们,包括后来的四帝和夏、商、周三朝的国父三王,理当称为炎黄子孙。汉狄之间的通婚传统,至少持续到汉朝。这样,秦汉继承的是炎黄文明,也可称为渭河文明,因为渭河的上游,主要是赤色脸面的狄人,下游主要是土色脸面的秦汉人。

本人在研究新疆和中亚地区历史的过程中,发现从人种的角度阅读相关的古代记载,常会柳暗花明,许多难题迎刃而解,豁然开朗。

此外,笔者大胆认为,春秋时期的秦国可能受到罗马帝国(公元6世纪至15世纪)的文明影响。如果考虑秦国早期的地理位置,尤其最初位于陇西的首都,可以推断秦国文明必然受到赤狄的影响,通婚难以避免。而且,由于地处通往河西走廊的要道,无论是先秦的玉石之路还是秦汉的丝绸之路,从西域出发,都必经秦国,才能到达咸阳和河东今洛阳地区。也就是说,西域的商人,包括中亚、波斯、罗马帝国的商人,如果到达秦国采购丝绸,就不可避免将西方文明和文化带入中国,正如将丝绸带回西域。

在这样的基础上,就容易理解,秦国采用法家以及秦朝建立后的郡国制度,与罗马的法治和联邦制度,何其类似。再者,汉语史料将罗马称为大秦,意思是与秦国相似的国家,似乎更能印证上述这一命题的可能性。在此抛砖引玉,不再多述。


注:1、关于中国帝系政体传统的综论,可参看《中国上古的帝系构造》(2017,吴锐)

2、鸣谢王忠欣博士举办的北美华人基督教学会的研讨会和一些参与学者的反馈建议。

3、参看《简析中国先秦和汉朝上帝观念的理论演化》(2020,单传航)

 

字数总计:6092 


                   

作者: SilkRoad139@gmail.com

2020823日初稿

 2020912日礼拜六定稿更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