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www.ccaa2009.com) 2013年07月19日
中国基督徒的心理更新
——聪明人一生的果效
作者:单传航
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大致完成了三个阶段:1980年代的福音传播——个人得救阶段;1990年代的教会发展阶段;2000年后的神学培训阶段。目前,急需要进入第四个阶段——信仰的深化阶段。这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在于,教会要大加引导鼓励,同时基督徒要高度重视,有意识将神性的信仰用人性的方式活出来,结出属灵的多种果实,作光作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每一位基督徒个人高度重视将信仰真理应用于生活,将内在的美好生命活出来。这种有意识地藉着耶稣基督的真理和圣灵而进行的自我更新,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程,并且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要超过目前已经相当重视的神学培训方面。
我将基督徒信仰的成长导致生命不断更新并趋于成熟的过程,大致分为理性、灵性、实践和心理四个阶段。理性接受信仰,灵性获得新生命,实践信仰获得大量的见证,这三部分都是中国基督徒基本上所具备的,也是备受热情重视的。但是,最后一步,心理的更新,却一直被普遍忽视和严重滞后。心理更新,是基督徒生命更新成长的最深度领域,因此也是基督徒的生命成熟与否的决定性标志。基督徒需要通过深刻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心理,来认识自我,这样才能意识到心理更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从一种单纯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可以视为是头脑和心理斗争的过程,并且最终是由心理决定的。《圣经·箴言》4:23教导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基督徒要反省和抛弃传统的信仰、文化和教育所塑造的心理模式,不论是来自家庭、学校、还是社会的,并努力学习和培养《圣经》所教导我们当有的心理模式。这是当前中国的基督徒将信仰真理融入生活、有意识的自我更新、作光作盐的关键一环。
自1960年代,心理科学也认识到了这种通过认识自我的心理状态,来实现“由内向外”改变自己的重要性和惊人的效果。有所不同的是,心理科学是基于无神论哲学,主张通过自我心理调控来实现心理改变,而基督教神学则提倡通过信仰和悔改来更新心理。
参考心理学的知识,可以将心理模式简单分为两个组成部分:心理人格和心理行为。下面就从这两个方面,来反省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心理模式,并提倡通过基督教信仰真理、伦理和圣灵的工作,来建立与基督徒生命配套的心理模式。
我个人成为基督徒后,靠着主耶稣基督的恩典,花了许多年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心理模式,然后就开始致力于改变和更新心理,过程缓慢而漫长,但总是不断受益良多。我还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真正的我,其实就是我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