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CCAA)  2012年10月30日  
  
(波士顿—2012. 10. 30) 英文畅销书之一《耶稣在北京》的作者大卫·艾克敏博士,指定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翻译并出版这部著作的中文版。这是该著作的第一次中文版授权。
中理会(CCAA)已经于上周与维真瑞出版社(Regnery Publishing)签署合同,将于2013年10月在《耶稣在北京:基督教正如何更新中国并改变世界力量格局》英文版发行10周年之际,在美国波士顿市出版发行中文版。英文版的《耶稣在北京》曾在2006年更新修订。目前,这本著作已经翻译成瑞典文、韩文和越南文。
作者大卫·艾克敏博士(David Aikman图),是一位敬虔的基督徒,曾经担任《时代》周刊驻北京和耶路撒冷分社的社长。他的著作《耶稣在北京》于2003年出版,从专业新闻工作者的角度,采用类似于报告文学的手法,记录了中国教会自1949年以来的发展,尤其是家庭教会的迅猛成长。书中资料详实,考据调查专业,在西方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让人们首次了解到教会在中国的壮大规模和社会影响,并成为许多高等院校和神学院的必读教材。
艾克敏博士评价说:“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拥有最优秀的英译汉专家之一,我很高兴这个协会能够代理这本书的中文版。”
 
 
 国学研究从上个世纪初开始,迄今已逾百年。期间名人辈出,先贤后学,纷至沓来,为这门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纵观中华文明的轨迹,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文化比较单一,国学研究的根基在经学。从魏晋开始,中华文明处在一个解体和重建的过程中,来自西方世界的佛教、摩尼教、景教等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儒家文明,自身又蜕变为新的因素融入了华夏文明。为了搞清楚魏晋以来中华文明演进机制,陈寅恪先生以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为切入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事求是地说,百年国学,就是沿着陈寅恪开辟的道路走过来的。
国学研究从上个世纪初开始,迄今已逾百年。期间名人辈出,先贤后学,纷至沓来,为这门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纵观中华文明的轨迹,先秦两汉时代的中国文化比较单一,国学研究的根基在经学。从魏晋开始,中华文明处在一个解体和重建的过程中,来自西方世界的佛教、摩尼教、景教等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的儒家文明,自身又蜕变为新的因素融入了华夏文明。为了搞清楚魏晋以来中华文明演进机制,陈寅恪先生以中外文化交流史研究为切入点,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事求是地说,百年国学,就是沿着陈寅恪开辟的道路走过来的。